400-996-1215

    服务热线(早9:00-晚23:00)
    首页 >  心理资讯 >  婚恋家庭

    揭秘3位心理学大师的「原生家庭」:成长就是活出自己,让你的宇宙随你转动

    2023-09-151108次阅读

    「原生家庭」的议题在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热门,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大众回溯童年、寻求共鸣、自我疏解的工具。

    很多人在得知这个概念后,如获至宝,将成年后面临的所有痛苦遭遇、性格能力、感情模式等,都归咎于父母和家庭环境,仿佛原生家庭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梦魇。

    然而,原生家庭真的能决定人的一生吗?

    也许,下面这三位心理学大师的故事,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。

     

    01


    从孤独自卑到自性圆满

    1875年,在瑞士的一个小村庄,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荣格出生。

    在那个年代的瑞士乡村,荣格的家境还算不错,父亲是当地教区深受教民爱戴的乡村牧师,为人善良,但性情软弱;母亲则是一个性格外向、强悍的女人。

    早在荣格年幼时,父母就开始争吵、闹离婚,母亲还出现了精神问题,住进精神病院治疗。

   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,父母就是Ta的全世界。父母的一言一行,就是孩子塑造价值观的重要参考。

    几乎分崩离析的家庭环境,靠不住的父母,让小荣格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不安,害怕被抛弃。

    为了逃避父母的争吵,抵御内心的孤独,荣格便经常躲进阁楼,装作听不见争吵声,用木头雕刻人像,并把它当成最好的朋友,对它诉说烦恼。

    和木雕对话,既是游戏,也是精神慰藉,帮助小时候的荣格获得了一些缺失的温暖。

    此后,从小乡村进入城里的重点中学,荣格的人生又出现了重大的落差。

    原本在乡村地区是天之骄子的荣格,发现中学里学霸众多,而且父母都是非富即贵,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原本的“优越”不堪一击。“乡下人”的身份和“学渣”的烦恼,使他陷入强烈的自卑中。

    那么,他又是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,实现自我疗愈和成长的呢?

    首先,他采用了“阅读疗法”,不管是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著作,还是文明名著,都是荣格的涉猎对象。

    阅读,让他的思想高度和深度都远超同龄人,甚至产生了「自性化体验」。

    所谓自性化,指的是有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判断,而不被他人左右,自我接纳,自我满足。

    在阅读中,荣格找到了关于“我是谁”的答案,明白了出身的好坏、父母的感情、家庭的环境,都不是评价一个人幸福的标准。他因此不再为原生家庭而自卑、不安。

    其次,他开始写疗愈日记,记录自己的梦,玩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(用积木搭建房子或城堡),并且还练习瑜伽。

    55岁的时候,他的日记类著作《红书》完成。在不断的自我疗愈中,他开始与原生家庭和解,实现了自我超越。

    他曾说过:“向外看的是梦中人,向内看的是清醒者。”

    在危机和困难中的人,或许都应像荣格一样,积极地向内看,更清晰地认识自己、了解自己,同时根据自己的意愿,去调整和改变自己,最终实现自性圆满。

     

    02


    从惩罚恐吓到正向强化

    1904年,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车站小镇上,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出生。

    斯金纳有一个家教严格、崇尚惩罚教育的家庭。父亲是一名律师,母亲则是一名家庭主妇,但这两口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都可以用一个字概括:狠。

    在小镇上,人们习惯于根据早、中、晚响起的汽笛声作息,斯金纳的母亲也是如此,她总是严格按照汽笛声安排一家人的生活,一旦触犯规则,就会受到家长们严厉的惩罚。

    每天早上,小斯金纳要把睡衣挂好后才能吃饭;每天晚上,则要向父母道晚安之后才能去睡觉。

    在他四五岁时,父亲发现他偷偷从奶奶钱包里拿走了一个硬币,就直接拉着尚且年幼的孩子去参观监狱。一边参观,还要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监狱的艰苦生活。

    更大一些的时候,因为说了一句脏话,母亲便把他抓到厕所,用一块涂满肥皂的湿布,把他的嘴完完整整刷洗了一遍。

    奶奶对他稍微好点,但也会把孙子带到火炉旁,告诉他火炉里就是地狱,如果他撒谎,就会被扔进地狱里受尽火烧炭燎。

    可以想象,这些“该干什么,不该干什么”的判断,对小斯金纳的行为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强化作用,甚至让他对惩罚产生了阴影。

    于是乎,成年后的斯金纳走上了一条反叛原生家庭之路。因为自己深受惩罚之苦,他后来一度强调惩罚对行为塑造不能产生任何效果,反而还会遭到反噬。

    在他看来,要想教育孩子行为良好,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/她的偶尔出现的好行为报以积极反馈,也就是正强化。

    这位被吓大的“心理学家”,在严父严母的夹缝中求生,最终超越了原生家庭的模式,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至今仍然极具指导意义的强化理论。

     

    03


    从虐待伤害到自我实现

    1908年,在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中,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出生。

    在马斯洛的记忆里,父母的婚姻名存实亡。糟糕的婚姻状态让父亲长期在外面酗酒,母亲则陷入对宗教的痴迷和反复无常的情绪中。

    作为家庭的主导者,她经常因为一些小小的过失斥责孩子:“上帝将严厉的惩罚你!”,甚至会给冰箱上锁,只有她想给自己弄东西吃时才会打开冰箱。

    有一次,他在旧货店淘到了一些十分喜爱的唱片,母亲走进来警告他立刻把唱片收起来。当时他正醉心于欣赏唱片,没有听见。

    等到他离开房间片刻再回来时,就看到母亲正拼命地踩踏这些唱片,一边踩还一边大吼:“我告诉你什么了?我告诉你什么了?” 直到把它们全部踩碎,母亲才带着心满意足的表情离开房间。

    还有一次,马斯洛偷偷把被丢弃的小猫带回家里的地下室喂养,被母亲发现后,勃然大怒。她歇斯底里地拎起小猫,把它的头向着地下室的墙猛撞,直到撞死。

    出生在这样毫无幸福感可言的家庭中,按照原生家庭的论调,马斯洛的人生,应该也同样不幸。

    然而,他却带着伤痕和痛苦,用他一生的成就和家庭幸福证明了:一个人的原生家庭,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宿命。

    他这一生都未曾与自己的母亲和解,但他与自己和解了,还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:幸福来自于对自我实现的追求,而非对伤害的原谅与和解。不原谅,你也可以幸福。

    在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这本书中,代表心理咨询师的苍鹭就曾说过:“相比责怪他人,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是个人成长的关键。”

    谁都想生在幸福的家庭,可我们都无法选择父母。终其一生,我们都在整合自己从童年起就已形成的性格。

    当我们能如以上三位心理学家一样,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和挑战时,就能在这个过程中,不断地超越原生家庭,进而趋向自我实现。

     

    心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