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6-1215

    服务热线(早9:00-晚23:00)
    首页 >  心理资讯 >  青少年

    合肥心理咨询 | 做不到“精神弑亲”的孩子,很难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

    2024-03-11666次阅读

    在电视剧《鸣龙少年》中,观众关注度最高、讨论最多的莫过于“尖子生”沈耀的故事。

    沈耀自小在父亲打压式的教育中长大,为了得到那一点点单薄的父爱,年年努力考第一,可即便如此沈父还是不满意。

    眼看大儿子沈耀得不到丈夫的关注,沈母便寄希望于小儿子,想用孩子当筹码来拴住自己的丈夫,让丈夫放弃外面那些莺莺燕燕,回心转意。

    沈耀知道父亲对母亲的敷衍,也明白母亲的委屈,他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不满,但又觉得自己羽翼未丰,无力与父亲抗衡。

    在如此压抑的家庭环境中,他努力维持着父亲与母亲之间的平衡,内心却痛苦不堪,只敢伤害自己的身体来减轻心中之苦。

    好不容易等到28集,沉默寡言的“乖孩子”沈耀终于开大了!

    在父亲的生日宴上,他先是拿出自己故意考的倒数第一的成绩单,在父亲曾经引以为傲之处给了他一次重击;

    然后在父亲重要的客户面前,冷静又不无冷酷地揭露了沈父私生活混乱的问题;

    最后当众公开自己患有重度抑郁症的事实,打碎了沈父试图保留的最后一丝“慈父”形象。

    他用尚且稚嫩的方式报复父亲对这个家庭所做的一切,就像是一场成人礼,通过一场酣畅淋漓的“精神弑亲”的行为,作别曾经活在父亲阴影之下的自己。

     

    1.摆脱原生家庭的第一步:“精神弑亲”

    在希腊神话故事中,“弑亲”是一个常见的主题。

    其中最有名的是俄狄浦斯的故事——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,娶了自己的母亲,应验了他将“弑父娶母”的神谕。

    而今天,我们想谈论的是心理层面的“精神弑亲”,而不是神话故事中杀害自己父母的真实行为。

    所谓的“精神弑亲”,指的是从精神层面摆脱父母对我们的打压、控制和索取,认可自己的价值和感受,获得自己生命的话语权,走向独立与新生。

    其实,无论原生家庭是好是坏,每个人都需要在精神上完成一次“弑亲”,才能建立起真正独立的人格和健康的亲密关系。

    社会上未能完成“精神弑亲”的案例比比皆是,我的一些同学、朋友就是如此,不明不白地被父母逼迫回了老家,考公考编,娶妻嫁人,生育子女,在人生大事上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主。

    即便踏入社会,父母的“精神控制”也未解除,你会下意识地把在社会当中遇到的大多数人投射成自己的父母,然后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被动、顺从的位置,因为在亲子互动模式中,只有这样父母才会肯定你、表扬你。

    如果你也是这样,那么你一定活得很辛苦,时常感觉自己被卡住、困住,做事情处处受限,生命空间被不断压缩,直至无法动弹、任由安排。

    法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·富耶说,人不是生而自由,而是变得自由的,自由是一种思想力。

    当你开始突破传统孝道的束缚,开始与自身依赖性进行抗争时,这种关乎自由的思想力才能得到提升,你才能在摆脱原生家庭的路上迈进一大步。

    可以说,为了自我和人格的独立,你必须向心中父母的幻影“挥剑”,只要它们还存在于内心,你就永远不是自己的主人。

     

    2.如何完成“精神弑亲”?

    曾经有一位来访者,在谈到自己父亲时,情绪崩溃,失声痛哭。在她的叙述中,父亲对她很严厉,偶尔也会动用棍棒。

    小时候数学考了96分,她高高兴兴把试卷捧给父亲看,得到的却是父亲的训斥:这么简单的题还能丢分,你真是蠢得无药可救!

    类似的羞辱数不胜数,高考的前一晚还被父亲辱骂,哪怕成年了,谈了男朋友,也会当着男朋友的面毫不留情地贬低她。

    大部分的孩子在遇到父母不公平的打压和辱骂时,都会试图反抗,但大多会以失败告终。

    一方面,是因为孩子的力量过于弱小,从经济和精神上都无法摆脱父亲的制约;

    另一方面,则是因为被传统孝道规训太久,对顺从的姿态已经习以为常,不敢违逆父母的意愿,更不敢有“以下犯上”的举动。

    所以,在中国社会中,很多人不是主动“弑亲”,而是在无数次失望与希望的交替中,被逼无奈走上了“弑亲”的道路。

    其实,从精神上主动“弑亲”的关键,是拥有不依附父母的底气。

    这份底气可以来自于你的经济基础和价值体系,也可以来自于除父母以外的支持系统,如朋友、爱人或心理咨询师。

    总之,不再追求父母的认同和肯定,也不再期待他们能理解和支持自己,不渴求得到他们的爱,也不执着于得到他们的道歉。

    假使你还处在半依附父母的状态,那也可以从意识分离开始做起,意识到父母也只是普通人,也有缺陷和不足,一步步将他们拉下理想化的“神坛”。

    当你不再仰望和恐惧他们时,就已经部分完成了“精神弑亲”。

    此外,面对那些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,甚至有某种心理病态的父母,在内心“挥剑”的同时,最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,少与他们产生正面冲突,也不要指望他们有什么改变。

    把父母的成长课题还给父母,而你无须被他们的情绪所裹挟,更不必负重他们残破不堪的一生。

     

    3.如何面对“精神弑亲”后的愧疚感?

    对于很多东亚小孩来说,在“精神弑亲”的过程中,有一种心理是难以避免的,那就是内疚。

    这种感觉就好比,偶然间看到父母头上长出了不少白头发,意识到他们行将老去时,一股心酸油然而生。

    明明你没有对父母做错什么事,但就感觉这种衰老不仅仅是时间的无情,还有作为子女的几分责任。

    那么,如何面对“精神弑亲”带来的分离内疚感呢?

    首先,认识到“精神弑亲”并不是一种罪行,而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。

    很多人意识到自己对父母抱有残忍的杀意时,最先的想法就是直接阻断,然而,你内心的“杀意”并不会消失,还可能不断累积、压抑,甚至形成足以付诸行动的“杀意”。

    可以说,只有在精神上完成了“弑亲”,才不会做出在物理意义上“弑亲”的举动。

    其次,接纳自己的内疚感,没有“精神弑亲”的内疚行为,就没有独立的自我。

    当内疚情绪得不到处理时,个体可能更容易产生受虐倾向,他们可能会故意做错事,从而让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训斥、惩罚自己,来缓解自己内心的愧疚感。

    心理咨询中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,包括正念冥想、改变不合理认知、改变叙事方法等等。

    最后,成熟的父母需要意识到,在精神层面被孩子“杀死”,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命运。

    不论我们有多希望维持自己的权威,多不舍得孩子独立,最终也要交出“权杖”,放手让孩子离去,因为亲子关系的本质,也不过是一个独立个体与另一个独立个体的关系。

    Ta来自你身体的一部分,但却并不属于你,你们可以相伴一程,但最终还是会有各自的生活,分别通向不同的目的地。

    如果说“好孩子”是父母送给子女的“紧箍咒”,那么“精神弑亲”就是孩子送给自己的“成人礼”,愿你我都能用更温和无痛的方式,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,重新养育自己一次。

    心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