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6-1215

    服务热线(早9:00-晚23:00)
    首页 >  心理资讯 >  心理热评

    合肥心理咨询 | 《烟火人家》太窒息:自我分化失败的父母,是孩子一生的噩梦!

    2024-03-03699次阅读

    有人用回一趟家治愈过去的一年,也有人用新的一年治愈回一趟家;

    有人见一次父母像做了心理咨询,也有人见一次父母需要立马做心理咨询。

    你,属于哪一种呢?

   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《烟火人家》中,演员马思纯饰演的李衣锦,典型就属于后者。

    从名字来看,父母分明对这唯一的女儿有着“衣锦还乡”的美好期盼,但随着孩子的成长,亲子关系却一点一点崩坏,最终走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。

    来自原生家庭的阴霾,在李衣锦的头顶上笼罩了30年,塑造了她自卑、敏感、焦虑的性格。

    对她来说,家庭不是她可以依靠和停歇的港湾,父母也不是所谓的后盾和支柱,反而是她人生痛苦的源泉和疲于应对的麻烦。

     

    1.控制型父母:“满嘴是爱,却面目狰狞”

    在剧中,李衣锦的母亲孟明玮是个控制欲极强的妈妈。

    小时候,因为生病,孟母的腿落下了残疾,性格也因为这场意外变得敏感自卑。

    好不容易在母亲的安排下成了家,丈夫又只知道拿着她的钱炒股票,对家庭不闻不问,逼急了还会对她动手。

    身体的缺陷,不受控的丈夫,被安排的人生,被践踏的自尊,让孟母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女儿李衣锦的身上。

    为了不让孩子重蹈覆辙,孟母不顾一切地干涉着女儿的人生——

    看不上女儿“闷葫芦”的性格,一开口就习惯性地贬低和打压女儿,指责她的不讨喜,挑剔她的穿着打扮,强行剪掉看不顺眼的刘海;

    看不上女儿在儿童剧院的工作,一心希望她回老家当老师,为此不惜托人留名额,甚至还自作主张打电话给女儿的领导,直接帮她辞职;

    看不上女儿找的男朋友,逼对方离开女儿,然后以自己生病为借口,骗正在工作的女儿赶去相亲……

    她满嘴是爱,是“为你好”,但却以爱之名,面目狰狞地逼你服从。

    孟母这种事无巨细、近乎病态的控制欲,不仅侵犯了母女之间的边界感,也把衣锦推向了崩溃的边缘。

    记得在原著小说《她和她的群岛》中,作者易难用了这样一句话去描述李衣锦:

    “她在无数个好习惯中自相矛盾地长大,带着什么都想要的期待,活成了什么都不是的样子。”

    剧里的李衣锦觉得窒息压抑,剧外的我们也感同身受。

    现实生活中,大部分的家庭可能没有“大病”,但“小病”始终不断。

    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,因为只有一个孩子,父母很容易对孩子过度关注,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都强加到孩子身上。

    在控制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,就好比一颗被人捏在手上的棋子,每走一步都由不得自己。

    被逼无奈之下,他们滋生出各种心理问题:抑郁、焦虑、强迫、恐惧、拖延、物质成瘾、爱无能……并以此为据来控诉自己的原生家庭。

     

    2.“自我分化”:保持亲密,也保持独立

    在心理咨询中,家庭治疗流派的代表人物莫瑞·鲍恩(Murray Bowen)提出了自我分化的概念。

    如果说婴儿从母亲身体中分娩出来是一次生物学上的分化,那么,把自我从关系中独立出来就是一次精神上的分化。

    鲍恩认为,在生命早期,婴儿和母亲处于一种“情感融合”或“母子共生”的状态,个体的功能几乎完全被关系所决定,无法做出自我导向的行为。

   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,自我分化也开始进行,个体能够将自我从其情感所依附和寄托的家庭系统中分化出来,也能够将理智(how I think)与情感(how I feel)区分开来。

    可以说,对个体的心理成熟和健康而言,自我分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。

    很多自我分化失败的父母,都会表现出极强的控制欲,哪怕孩子已经成年,也要强迫他们与自己共生。

    一般而言,自我分化水平较低的人,容易受到外界影响,喜欢依赖他人,无法坚持自我,做决策时往往被情感淹没,将理智与情感混作一团。

    而自我分化水平较高的人,不会刻意迎合和讨好他人的期望,能保持清晰的自我感,有较好的情绪控制能力,能够冷静客观地做出决策。

    如果把家当作一个容器,那自我分化水平很低的家长,就是一个空间很小且容易破裂的容器,不仅会侵占孩子的独立空间,还会以亲情和爱作为要挟,不断阻止孩子的良性分化。

  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既需要陪伴,也需要独立空间。

    对于父母那一代人来说,他们并没有机会接受什么心理科普,很可能一辈子就这样生活在原生家庭给予的创伤中,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,也无法觉察到自己身上的问题。

    所幸我们这代人已经能够接受系统的教育,还能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社会支持,所以,在原生家庭的问题上,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自我觉察和自我教育。

    如果你受原生家庭的影响,没能完成自我分化,那么不管是在日常的人际关系还是在婚姻关系中,你都会带着与父母互动的模式去和其他人相处,处处受限,也倍感痛苦。

    一旦你学会了识别和调整那些根深蒂固的家庭模式,就能推动自我分化的完成,促进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改善,然后让自己的生活进入一种正循环。

    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很难做到,可以试试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,他们将帮你增强所需的力量和独立感。

    最后,祝愿每个带着创伤成长起来的小孩,都能发自内心地分化出真正的自我,坚定而勇敢地面对未来。

    心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