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6-1215

    服务热线(早9:00-晚23:00)
    首页 >  心理资讯 >  心理百科

    合肥心理咨询 | 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,都是什么心理?

    2024-01-11699次阅读

   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?

    当你不经意点开一个微信好友的朋友圈,却发现看不见任何信息。

    你感到疑惑,又有点尴尬,以为自己被“屏蔽”或是被“拉黑”了。

    但其实,这位朋友可能只是没发过朋友圈而已。

    在微信时代,我们越来越依赖于通过朋友圈去了解一个人的性格、喜好和品味。

    人们在朋友圈里晒自拍、晒美食、晒风景,晒娃……

    如果所访问的朋友圈空空荡荡,就好像你整个人都无意社交一样。

    根据2021年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,每天有10.9亿人打开微信,有7.8亿人刷朋友圈,但只有1.2亿人发朋友圈。

    而现在,大概有更多的人选择了只刷不发。

    为什么有些人逐渐放弃了朋友圈,选择了在朋友圈保持沉默?

     

    @小段:不知道发什么,干脆不发

    小段是个程序员,除了写代码、改bug,他大多数时间都在瘫着打游戏。

    习以为常的996人生,日复一日的工作,他感觉,几乎没有什么新鲜事会出现在他的生活里。

    每次看到朋友圈里的大家,都感觉活得好开心、好丰富。

    不是在风景优美的城市旅游,就是丰富多彩的周末活动、各种美食和高颜值自拍,相比之下,靠外卖度日、一到周末就宅家、身边没有几个朋友的他,生活实在乏味得可怕

    真的想不到自己能分享什么,所以干脆就什么都不发吧。

    他也不想在一堆开心的日常分享里,突然插播一条丧丧的工作吐槽。

    现代社会里,有太多“小段”,工作已经足够忙碌了,仅有的休息时间就只想一个人静静待着、放空,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攒出一条体面又有趣的朋友圈。

    事实上,心理学家发现,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人的社交生活比自己的更丰富、更有趣,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“社会比较偏差”,同时也是“幸存者偏差”

    因为那些和我们一样没什么可分享的人,通常也会选择不发言。

    如此一来,我们所看到的朋友圈,就大多出自生活丰富多彩、性格活泼有趣、分享欲强的那波人了。

    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想分享的心思再强,也苦于没有创意和素材,于是就只能像网友们调侃地那样,每天拍拍上下班路上的天空吧。

    天空一无所有,但多少可以给点安慰。

     

    @小路:太过纠结,发了又删,不如不发

    朋友小路说,如果她打算发一条朋友圈,常常会在不知不觉间耗去太多时间。

    拍照片、修图、组织文案、删删减减,再选定一个合适的时间……一通操作下来,也许一个小时就过去了。

    这照片会不会P得太不像我了?

    这句话写出来会不会太矫情了?

    照片凑6张还是9张呢?

    这个文案好像没什么意思……

    那些状似随意的朋友圈,或许背后都曾付出过巨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本吧。

    当每个人都致力于把朋友圈做成“人设”来经营,这无形中已经提高了发朋友圈的门槛,形成了一种“人设”内卷。

    有时候好不容易编辑了一条朋友圈,发出后几分钟,自己又急急忙忙删除,或是改为“仅自己可见”。

    我问小路:发都发出去了,为什么还要删了?

    小路答:因为这一秒清醒的自己,为上一秒矫情的自己感到羞愧

    这大概也是很多将朋友圈设为x天可见的人的心理吧。

    不愿再受“为打造人设而字斟句酌”的苦,于是采用一种保守性防御——干脆不发。

    哪怕只是看看他人的朋友圈,点点赞,评论几句,也足以维持与朋友之间的联系了。

    虽然放弃了在朋友圈输出一些想法和感受,但为自己赢得了安全感。

     

    @阿宗:不想被观察、被评价

    在国企上班的阿宗说:不发朋友圈,是因为不想让领导同事知晓我非工作时间的动态,也不想被不在乎的人评价。

    有时候,随便发的一条感慨,可能还要被无端揣测、被恶意解读。

    上班时间抱怨一下生活吧,有人举报你摸鱼;

    发张自拍分享一下近况吧,有人嘲讽你P得太过了;

    发点美食和美景吧,有人阴阳你就是为了炫耀……

   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,叫做“向来我属性”

    大意就是人始终是一个人活着,你生活里的种种,与他人并无关系。

    的确,到了一定年纪,我们就会渐渐明白,生活是自己的,并不需要太多观众。

    如果自身的存在感、价值感需要在朋友圈中去寻找,也许是因为你的内核还不够强大。

    鲁迅曾说过:“猛兽独行,牛羊成群。”

    真正内心充实、坚定的人,往往都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,不愿为外人所知,也无意把珍贵的时间和经历浪费在无效社交上。

     

    @林致:朋友圈里不全是朋友

    林致在我的朋友圈中是一个“高颜值、玩摄影的知识分子”人设。

    名校研究生毕业的他,经常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观点、一些书籍读后感或是影单,偶尔也会发发自己的摄影作品,以及他人拍的酷酷林致。

    但他从某天开始,在朋友圈“失踪”了。

    见面时,我打趣他:你最近是谈恋爱了吗?都放弃自己朋友圈的“事业”了?

    他笑笑说:没有的事。主要是因为,朋友圈里不全是朋友嘛……

    原来,前段时间他发现,有个不算熟的同学,总是偷偷存下他的朋友圈图文,发到自己的微博上,用他的人设来骗小姑娘。

    朋友圈,虽然说是一个圈,但这个圈却未必闭合。

    这些在朋友圈中发布的文字、图片,都是可以被任意复制、保存、截屏的,这就使得我们在朋友圈分享私人生活和情感时,面临着隐私被公共化、被有心之人利用的威胁。

     

    @潘潘:有人接住我的分享欲,就不用在朋友圈找共鸣

    知乎上有个经典问题:不发朋友圈的人,是出于什么心态?

   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是:“因为所有的朋友圈,都以私聊的方式发给了在乎的人了。”

    在众多朋友中,潘潘就是这种幸运的人。

    她的好友并不多,但都是会经常联系、分享彼此心事的人。

    相恋3年的男朋友既能接住她的梗,又能给予恰到好处的回应。

    她的分享欲有处可去,情绪有人可理解。

    也许,这就是最好的状态。万人拢,不如一人懂。

    把分享欲留给值得的人,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在真心关心自己。

    如果是不合拍的人,也许,分享快乐就变成了炫富显摆,分享难过就变成了矫情事多。

    人们的快乐和痛苦并不相通。

    有一天,当你发现一个人不再发朋友圈了,也许Ta并不是在社交网站上消失了,也不是突然变了性格,只是Ta看透了,开始更多关注现实生活了。

    活在朋友圈的人,生活未必时刻如我们看到的那样精彩。

    从朋友圈中消失的人,生活也未必有我们所想的糟糕。

    发与不发,都是自由,都是在勇敢继续着自己的生活。

    心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