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6-1215

    服务热线(早9:00-晚23:00)
    首页 >  心理资讯 >  心理热评

    南昌心理咨询 | 越长大越孤单:成年人真的“友尽”了吗?

    2024-01-09659次阅读

   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:

    曾经无话不说的好友,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变得无话可说了;

    不记得和她多久没见了,只记得微信聊天的记录,还停留在去年pdd砍一刀的链接上;

    半夜想起年轻时候的趣事,想问候一下最近如何。消息发过去,却只有一个红色感叹号,仿佛在提醒我们,真的回不去了……

    我们不得不承认,有些人,走着走着就散了。

    2018年,KY研究所曾发起一项“成年人友谊”的调查,结果显示,75%的人好友数量不足10个,每10个人中,就有1个人认为自己没有“挚友”。

    曾经那个“我有很多朋友”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,取而代之的,是成年人的“失友焦虑”。

     

    1.为什么朋友总是一路走,一路丢?

    长大后,因为时空不再有交叠,一些纯粹的友谊,渐渐地,都散落在了光阴里。

    第一波散在高考后。从小县城各奔东西,去往不同的城市,或继续念书,或闯荡社会。所处的大环境不再相同,聊天的话题自然也凑不到一起来了;

    第二波散在工作后。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,从事着不同的行业,有着不同的压力和经济水平。再聚首,即便将旧事重提,也只是尬笑而过,快乐触不到心底;

    第三波散在成家后。柴米油盐、人情世故,家家有本难清的帐。你有豪车和好房,我存款尚没过万,免不了要在内心比较一番。

    社会角色的变化,让我们不再是意气风发地喊着“要做一辈子好朋友”的少年。

    学历和见识的差距,造就了价值观和生活节奏上的不同;

    经济收入和社会资源的差距,也造就了身份阶层的悬殊。

    再到后来,就变成了各说各话,互相都无法共情。

    我的苦闷你无法理解,而你的烦恼在我看来,又像是一种嘲讽和炫耀。

    我们都被时间的洪流推着走,恍惚一回头,才发现,今日陌生的,原是昨日最亲的某某。

     

    2.当代人的“失友”:为工作掏空自己

    除了被时间、空间无情斩断了友谊,当代人还有一个更为特殊的“友尽”原因:因工作失友。

    20多岁的年纪,刚刚从学校步入社会,满怀信心地筹划着新的人生,梦想着成为一个独立、自由且自律的人类。

    但真正来到了职场上,便感到力不从心。

    日日内卷,夜夜笙歌,年轻人早已为工作掏空了自己。

   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——出门?社交?都让它见鬼去吧!天塌下来也得先补觉!

    工作已然占据我们太多时间,好不容易闲下来,谁都只想好好休息,哪还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维系友谊?

    这种状态也被我们称之为「工作失友症」

    已读忘回的对话,戛然而止的聊天。

    聚会总是没空,出来玩还要回复工作消息……

    生活的无可奈何,让彼此都感到偶尔的联系已经成了一种打扰。

    毕竟,成年人都学会了看眼色,一旦察觉到话语间有所敷衍,也就很少会主动邀约了。

    结果就是:在忙忙碌碌中冷落了老友,也没有时间结交新朋友。

    身边留下的人,自然就越来越少。

     

    3.交友不易,且行且珍惜

    小时候,交朋友的契机太奇妙,也太简单。

    也许是住在同一片地方,也许是互相抄过作业,也许是一起被老师罚站过,也许是喜欢同一个明星,也许是交换过秘密……

    随着年纪的增长,我们的人生角色越来越多,社交关系越来越复杂,自我也越来越丰富。

    这让我们无法简单地依据小时候的习惯去建立友谊。

   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认为,友谊是以“亲密”为核心成分的。

    他对这种友谊的亲密性做了以下3点概括:

    (1)开放:能够向朋友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秘密;

    (2)信任:确信“自我表白”将被朋友所尊重,不会轻易外泄或用来反对自己;

    (3)私密:仅限于少数密友中。

    真正的朋友,既要能相互欣赏、尊重和信任,还要彼此开放内心,倾听并守护对方的秘密。

    这样的友谊,年岁越大,越不可求。

    但也正是这样,成年人的友谊才更显得珍贵。

    从概率的角度来说,「邓巴数字」告诉我们:每个人这一辈子能接触到的人约为3000万,能真正认识的人约有3000人,而能够稳定联系的人,只有约150人。

    这也是人类社交的上限。

    深入交往的人当然就更少了。试问在这150人当中,真正能与你交心的有几个呢?

    所以,朋友来来去去,是必然规律。

    能够长久相伴的朋友,是成年人生活里的奢侈品。

     

    4.做好自己,亲疏随缘

   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生发展的八阶段论。

    他认为,18~25岁正处在成年初期,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是“亲密对孤独的冲突”。

    在这个阶段,我们无比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,以帮助自己克服内心的不确定和迷茫感,无论这种亲密是源自友谊还是爱情。

    到了25岁之后,我们对关系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。

    比起年轻时对亲密关系的强烈渴求,这个时期,我们将更多地向内探索,以获得繁殖感,避免停滞感。

    已经建立家庭的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下一代,还未成家的人也会更多关注自身价值感的实现。

    总之,走到此时,我们对朋友的需求,已经从希望常常见面、共度欢乐时光,变成了“我知道你在,这就很好”

   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:与人交往的最好状态是什么?

    其中的一个回答,令我印象深刻:

    一个成年人与人交往的最好态度就是,做好自己,亲疏随缘。

    知己可遇不可求,珍惜当下的关系,接受人这一辈子只能获得有限友情的事实。

    毕竟,我们也只有一颗心,只要它能被善待,能获得共鸣,是被一个人全心照顾,还是被一群人轮流照顾,又有什么关系呢?

    最后,把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一段话送给大家:

    “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,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,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,逗你笑的人,陪你彻夜聊天的人,坐车来看望你的人,陪你哭过的人……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,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,使你成为善良的人。”

    人生路短,有友相伴一程,已经足矣。

    心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