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6-1215

    服务热线(早9:00-晚23:00)
    首页 >  心理资讯 >  婚恋家庭

    「去父留子」新型婚育观:父亲们该何去何从?

    2023-08-29809次阅读

    近几年来,随着女性日益觉醒和成长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反思,丧偶式育儿、父亲缺位这样的话题一直没有停止过讨论。

     

    但“爸爸究竟去哪儿了”的困惑局面,好像至今未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。

     

    让很多女性感到无奈的是,丈夫对学习和育儿这两件事情似乎“油盐不进”,怎么也叫不醒装睡的他们。

     

    世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,想把另一个人改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。

     

    事实表明,对这些父亲一味指责不仅收效甚微,反而可能将其推向更远,对夫妻和亲子关系都起不到积极作用。

     

    当问题无解的时候,尝试调整看待它的角度。让我们暂时从父亲角色里出来,回到男性本身。

     

    缺席还是留白?

     

    从远古的男性狩猎文化来说,他们必须安静等待和紧盯目标,无法像扎堆采撷的妇女一样互相交谈,因为一出声,就可能吓跑猎物。

     

    这种习惯被保留在潜意识里世代流传下来,形成了牢固的男性特质。静默,是他们的常态。

     

    对于人格健康的男性而言,说话很少不等于缺席。同时,孩子也需要在跟父亲打交道的过程中,体验不同于母爱的留白。

     

    比起父爱,母爱多少是有些细腻和“聒噪”的。

     

    这里没有不尊重母亲的付出,而是想表达父亲很有必要在过密的母子或母女关系中间介入,将二元关系撑开成为三角关系,逐渐扩大和延伸孩子的社交面。

     

    通过与父母的不同面向交往,促进孩子往后融入更加复杂的社会生活。

     

    我们想象一个极端的家庭:母亲对孩子事无巨细到控制,父亲不苟言笑滥用权威,严重地说,孩子的命运会很悲惨。

     

    原因在于父母联合绞杀了孩子的生存和发展空间,该留白的没有留,这将导致孩子产生心理疾病。

     

    相对于母亲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制造空白的工作应该交由父亲。父亲缺席或者只会让孩子望而生畏,结果就变成孩子与母亲更加紧密的共生。

     

    作家冯唐这样描写他的父亲:父亲之于我就是这夏天傍晚里一席凉风,是头顶沉默无言的星空,有着一些距离感。当我在每一个迷茫的时候,总会抬起头想起他,一想起他就是自洽的舒适。

     

    人生在世,需要拥有亲密,也要品尝孤独。

     

    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讲,男性气质能够让我们享受孤独;同时这种冷静提供一种空间上的宽容,使每个人多一些机会独处、修复以及创造。

     

    背影还是背景?

     

    听到不少女性这样抱怨另一半:平时孩子教育不见人影,下班回家就瘫在沙发抱着手机;偶尔来了兴致管管孩子,搞得家里鸡犬不宁,有他不如没他。

     

    父亲功能的失灵,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:

     

    首先是父亲本身人格方面的原因。文化的传承、骨子里的自卑、权力的失控等等问题,都可能导致他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充满了“爹味”。

     

    “爹味”是一个网络用语,大意是指爱教育别人,大男子主义,通过训孩子找存在感;或者歧视女性,强调权利不履行义务的部分男性。

     

    这种味道会泛化到家庭以外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,表现出没有边界感的指手画脚,得到的反馈往往也是挫败的;带着这种体验再折返回与家人的关系,就形成了重复的闭环。

     

    其次是妻子过于强大。表面上她们希望丈夫能够伸手帮忙,但实际情况是,这些母亲对孩子的照顾百密而无一疏,让人感觉找不到缝隙参与进来,长此以往,父亲的功能就退化了。

     

    看到有一个题为“如果父母离婚了,你跟谁”的街头采访。

     

    视频里被问到的都是20岁左右的男生,每个人都很肯定表示要跟妈,其中有一个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称赞:“再穷也要跟我妈呀,只有我妈对我最好”。

     

    相信很多母亲听到这话都会倍感欣慰甚至落泪;但同时,不免让人生出一丝“世上不能只有妈妈好”的担忧,因为这涉及到孩子日后发展是否顺利的关键因素。

     

   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,青春期男孩必须摆脱对母亲的认同,迫切需要男性的指导。

     

    其实无论男孩女孩,都需要从心理上与婴幼儿时期的母亲意象进行分化,通过与母亲以外的世界接触,才能开始形成稳定的自我身份认同,发展出真正意义的独立个体。

     

    作为父亲,不要只留给孩子背影,要想办法提供孩子成长的背景。

     

    第三是夫妻关系问题。有个女孩在日记中写道:对妈妈的记忆,生来就有的,而对爸爸的记忆,是妈妈带来的。

     

    在我看来,这段话精准表达了两层意思。

     

    一是,所有的孩子都是眼里先有妈妈再有爸爸,这是天然决定的;二是爸爸妈妈的关系怎么样,将对孩子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有着至深影响。

     

    早期母婴关系最紧密的阶段,父亲作为背景存在,支持母亲;孩子长大后,父母的关系质量,成为孩子寻找伴侣的背景参照。

     

    简单一句话:父母关系好,父亲的功能就间接发挥的好。

     

    权威还是深情?

     

    提到父亲,让人不自觉想到权威二字。现实中有很多子女跟父亲在一起的时候,总是会感到些许尴尬,不那么放松。

     

    我猜其中可能性之一就是,父亲在子女心目中树立了缺乏情感的纯权威形象,让孩子不敢与之亲近,甚至有些恐惧,但出于亲情的考虑,又不得不经常在一起。

     

    不是说权威不好,而是作为父亲,不能只有权威。我们要知道,一个人力量感的来源,是需要通过确认自己被一个权威允许和爱着来获得的。

     

    最近读到一个女孩和爷爷的故事,我认为诠释了最好的父性之爱。

     

    在女孩的老家,爷爷也唤作“爹爹”。爷爷是最普通的劳动者,少言寡语又憨厚老实。

     

    青春时期,女孩的性子变得有些古怪,觉得谁也不懂她。中考前夕压力大,她没跟父母说,回家吃了顿饭就返校了,中途特意去看了看爷爷。

     

    爷爷正在地里锄草,问:“放假了吗?”她答:“没有,就想回来看看。”

     

    老人家慈祥地笑起来:“学校离家这么近,还想家呢。”

     

    女孩鼻子一酸:“就是不想读书了,不知道有什么用。”

     

    爷爷并没有批评教育,像是自顾自地说:“其实你们读书也挺苦的,好早起来,好晚睡觉。但是不读书,也不知道让你们干什么,你看你,也没啥劲种田。”

     

    接着爷爷起身,看着远方,眼里有女孩说不出的东西。


    然后说:“我这一辈子也没出去过,没见过外面什么样,电视也不爱看,还没我的地好看。你们不属于这里,以后去外面的世界看看,回来讲给爷爷听。”

     

    女孩说:“好。以后我带您去看大学长啥样。”

     

    那天,女孩哭了一路。回校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努力。妈妈以为她开窍了。

     

    女孩说,感谢爷爷的优良基因,让她有那么好的爸爸和哥哥。成长路上见过很多男生,最终深刻体会到,她家族里这一脉男性,才是最适合共同生活的人。

     

    一味使用权威,潜意识里可能是害怕被孩子超越。

     

    鲁迅先生于1919年发表在《新青年》中的文章,如今读来,仍是教育先锋的示范,更包含精神分析的意味:

     

    “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,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,更健康,更聪明高尚,——更幸福;就是超越了自己,超越了过去。

     

    超越便须改变,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,应该改变,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’,当然是曲说,是退婴的病根。”

     

    另一方面,权威背后压抑的是深情。父亲舍得放深情出来,对子女的深远影响即是一生。

     

    同时在我看来,父亲允许自己深情,是一种自我解放,是真正值得提倡的男性力量。

     

    作者: 徐亚辉,二级心理咨询师,UM心理主笔;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。

    编辑 | 花花

     

    好消息!扫码预约心理咨询,备注:公众号来访者,将免费赠送一次心理测评,并享受特惠价格哦~

    心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