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6-1215

    服务热线(早9:00-晚23:00)
    首页 >  心理资讯 >  婚恋家庭

    “全职儿女”火出圈,这届年轻人在上一种很新的班?

    2023-08-201136次阅读

    近期,“全职儿女”这个话题引发了不少的舆论关注,一时间众说纷纭。     
    全职儿女,是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。
    指的是年轻人不外出工作,而是寄居父母生活,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,同时保持学习,尝试找到职业目标。         
    豆瓣上有一个汇聚了3000多打工人的小组,他们服务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或祖辈。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帮父母准备饭菜、洗衣拖地、拿快递,解决电子产品疑难问题等。         
    00后们更是把全职儿女称作“在上一种很新的班”,他们懂得保持“职业素养”,不让“老板”感觉吃我用我的,还对我态度不好。

    有人认为,全职儿女的兴起,是在逃避职场压力,是把啃老解释的清新脱俗的一种说法。
    而反对意见认为,虚假的啃老是家里多了一张吃饭的嘴,比如全职儿女;真实的啃老是孩子独自去大城市打拼,父母掏空家底,为孩子在大城市买车买房,一夜之间走向赤贫。         
    朋友推给我一则视频,说的是40岁女子在家人一致的同意下裸辞,成为全职儿女。每天陪跳舞一小时,陪买菜做饭兼司机等,每月从父母那里领取4000元工资。         
    评论区有很多人点赞这种方式,只要你情我愿,生活方式可以多元,给谁打工不是打,同样以辛勤劳动换取酬劳,没什么不好。


    朋友跟我说,虽然逻辑和道理上说得通,但是全职儿女这种方式让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别扭。         
  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她的别扭是可以被理解的。         
    首先,人活着需要释放很多冲动,这些冲动包括比较原始的以及后期升华了的;承载这些精神活动的最好场所就是人们离开家,去到工作环境里面去发现和创造。
    婴儿从出生“我是一切”的一元关系,到逐渐认识母亲是另外一个人的二元关系,到最后父亲的加入构成家庭的三角,这个过程的关系模型,成为每个人日后步入社会、处理复杂人际的基石,最终体现的是人格成熟度。         
    我们公号有位作者的名字叫做“无限延伸的三角”,我猜她想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。         
    但是,全职儿女的这个“三角”,只能在家庭以内延伸,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作为儿女的一方,可能需要压抑很多向外的活力,限制人格的发展。         
    比如,在公司里面,如果对老板不满,周围有一堆同事私下吐槽一番;或者通过在工作的竞争和表现力上,实现自我满足等等。         
    如果这个场景转回到父母那里,恐怕难以实现。人的成长需要不断与外界的客体打交道,很显然,父母无法提供大量的人格样本来修正和补充子女不断发展的需要。


    生活中我们见到一种现象,就是身为母亲,同时又是自己孩子的班主任或学校老师,如果在家里,妈妈习惯以老师的身份对待孩子,那么这些孩子会在心理上感到“失去”了母亲。         
    相同的思路去看,本来养育我们的父母,全职儿女的出现让他们又剥离出一个“金主”的身份,表面上看双方各取所需,但实际上十分考验父母与子女的心理能力。         
    有儿女说:“我还是出去上班吧,免得被父母气死。”有父母说:“我宁愿孩子在外面辛苦工作,也不要TA在家伺候我。”         
    终归,赚外面人的钱要比赚父母的钱更舒坦是真的。         
    正如有位已经做了全职儿女的网友体验到的劣势:“这样的选择,让我感觉价值感低,还有种依靠别人的羞耻感。”         
    原因在于,在家庭当中,融合性的养育关系还是占主导,作为一个成年人,在家里拿钱还是会激活早年必须依靠乳房才能活下去的羞耻感。
    另外一方面可以试想一下,假设父母在金主这个身份表现的比亲人身份更强烈的时候,作为子女也不免会感到一阵羞耻——
    这会让自己觉得只配被父母使唤,而不配得到他们的爱。


    全职儿女们,除了需要处理可能的羞耻感,还将面对一种怅然若失的感受。         
    人活着需要归属感,除了归属家庭,我们还需要身处于家庭之外的某些团体,并且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。         
    以我自己举例,上个月写了一篇热播悬疑剧《回响》的心理分析,偶然被这部剧的原作者及编剧东西老师发现,此前我们并不认识,他辗转找到了我,希望能授权这篇文章,作为他和冯小刚导演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对谈直播前的推文。
    又过了几日,一家纸媒通过编辑与我联系,想把这篇文章发表在他们的当期杂志上。         
    对于我来说,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仅限于心理学,而且在文学以及大众阅读中都有机会被看见,得到不同群体的一些共鸣,能够影响更多的人,这份愉悦和激励远不止是稿费可以替代的,也与照顾父母所产生的踏实感是截然不同的。         
    所以,人生最好有爱和工作两条线并行,那种饱满的幸福,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在充分地活着。         


    更多的网友倾向于“全职儿女”这个概念本身的说法,也就是它应该是一种过渡状态,不能成为长久之计,最终还是要走出家门,奔向职场去。         
    凤凰周刊报道了一个985硕士的案例,他于2020年毕业,在北京某互联网大厂找了份月薪2万多的工作,不幸两年后被裁员。         
    投了十几份简历无果,他索性回到河北老家,因为家境殷实,还有保姆,每天睡到自然醒,但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啃老。         
    然后,他以月薪4000替代了6000元保姆的工作,成为了“全职儿子”,家人每月1号支付工资给他。
    具体负责每天的早餐、清扫、洗衣、喂猫、遛狗、用轮椅推爷爷在小区晒太阳。         
    一段时间过后,他决定不再做下去了,利用下午的时间学习,准备考公上岸。         
    有人说,父母有一定的经济实力,孩子才有资格做全职儿女。这话倒是实情。         
    抛开很多复杂的现实因素,心理学的角度着重是去看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?         
    全职儿女,啃老了,但也没有完全啃,在心理上可以理解为温尼科特所说的“过渡经验”。         
    意思是说,一个孩子从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开始,逐渐发现有其他人的存在,而且这些人和自己一样,都有着主观意愿。这时,如何迁就、与外部合作达成自己的愿望,是成长的关键一步。         
    更加关键的是,父母能不能理解到这其中的含义,而不在于他们是否支付得起工资给儿女。         
    以这个985硕士为例,虽然主观上他希望继续在企业里工作,但企业出于自身的主观性将他裁掉;在这个过程中间,他在心理上需要接受外部事实不受自己控制的这样一个真相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给自己点时间调整一下”。         
    不心安理得啃老,以劳动换取报酬,作为过渡期的儿女来说,这正是他们接受了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以后,所采取的折衷态度,是人格成长的标志。         
    继续延伸一下,如何调协自己与外界的关系,更多实现自己的愿望,这是每个人毕生的功课。         
    从这个角度来说,整个社会不必太质疑全职儿女这一现象的发生,允许它有一个自然的过渡过程,不管青年还是中年,相信胸中那团不灭的火焰,指引你到真正想去的方向。
     

    作者: 徐亚辉,二级心理咨询师,UM心理主笔;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。

    编辑 | 花花

     

    好消息!扫码预约心理咨询,备注:公众号来访者,将免费赠送一次心理测评,并享受特惠价格哦~

    心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