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6-1215

    服务热线(早9:00-晚23:00)
    首页 >  心理资讯 >  青少年

    “我种了个小宝贝,却收获了一枚炸弹”: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?

    2023-08-18876次阅读

    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的父母,通常都有种共同的感觉:从前的那个贴心小棉袄,好像变成了脾气多变、不愿沟通的小恶魔。

    儿童心理学家唐纳德·温尼科特也曾说过:“我种了一个小宝贝,却收获了一枚炸弹。”

    这枚“炸弹”指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。

    在青春期,你永远不知道,哪句话、哪件事、哪个举动又会惹得孩子生气;也不知道孩子会在什么时候突然给你一个“惊喜”——逃课了、夜不归宿了、早恋了……

    总之,要做一位对于青少年来说还算合格的父母,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沟通技巧,否则就会被弄得筋疲力尽、束手无策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青春期为什么如此特殊?
     

   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,就好像是一朵生长在悬崖的花朵,既有旺盛的生命力,也充满了未知的风险。

    从原因上来说,青春期的巨大变化要归因于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。

    这一时期,青少年的生理发育迅速,但心理发展却相对缓慢。

    “十分熟”的身体,“八分熟”的大脑,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、脱节性,让他们产生种种困惑,也变得躁动不安。

    一方面,他们急于摆脱父母的控制,追求独立自主,希望能从心理上真正“断乳”,切断与父母之间的联系。

    另一方面,他们在认知能力、情绪自控力、社会经验等方面存在幼稚性,尤其是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,远跟不上自我意识的发展。

    然而,这种潜在的矛盾心理,父母通常是感受不到的。

    父母只能看到孩子的行为表现:原本听话乖巧,现在“易燃易爆炸”,事事“唱反调”,好像就是专门来气我的……

    其实,我们所认为的“叛逆”,只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正常过程,是心智渐渐成熟的象征。

    在这种“对抗”与“叛逆”之中,孩子向父母发布了“独立宣言”。

    他们在冲撞、逆反的种种举动中,学习着对情绪的掌控,寻找着真正的自我,并建立起对社会规则的认知。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?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李玫瑾教授说过:“青春期是早期教育缺陷的补救期。”

    这就说明,青春期既是危机,也是转机。

    如果父母能做好引路人的角色,那么孩子就能安稳地度过青春期;反之,孩子可能会误入歧途,人生面临大滑坡。

     

    01.尊重孩子的隐私权

    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独立。他们希望被当成大人一样对待,获得父母的尊重。

    所以,在家里,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,学会为孩子“关上门”,允许他们留有自己的一方天地。

   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交流,担心孩子误入歧途,就会选择通过侵犯隐私的方式去了解孩子的内心。

    于是,日记、微信聊天记录、微博小号……统统在未经孩子允许之前,翻了个遍。

    这种做法终将引起孩子的反感,认为父母的监控无所不在,进一步激发反抗心理。
     

    其实,到了青春期,父母并没有必要掌握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。

    个体的成长是一个相对连续的过程。如果没有特别负面的因素驱动,孩子就不会发生大的负面变化。

    我们只需要通过偶尔的观察,确认孩子的成长是在向好的大方向发展就足够了。

    总之,无论家长多想了解孩子的内心,在优先顺序上,尊重孩子的隐私都应该排在第一位。

     

    02.转变家庭角色,从“家长”到“朋友”

    当孩子还小时,由于自我表达能力还不充分,他们的需求往往被家长忽略。大部分家长会直接以自己所期望的结果要求孩子。

    但当孩子出现叛逆的表现,就意味着他们长大了。

    此时,再以各种要求来约束孩子,不仅难以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,而且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,沟通结果往往不尽人意。

    所以,面对青春期的孩子,家长要及时调整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。

    从过往事无巨细的权威家长,转变为陪伴孩子的知心朋友。

    从俯视的姿态,变为平等对视。

    只有跳出“教养者”、“家长”等角色的限制,我们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,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。
     


    0.3 改变沟通方式,从“说”到“听”

    知乎上曾有人提问:你是什么时候放弃与父母沟通的?

    问题之下,很多网友贡献了自己的经历。

    “当我积攒了一天的趣事,满心欢喜地想分享给他们,却一次次被打断敷衍时。”

    “当所有的沟通都得不到回应,所有的诉求都被视而不见时。”

    “每次他们认为自己才是对的,把他们的观点硬塞给我时。”

    父母们要明白,冷淡和疏远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形成的,而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积攒起来的。

     

    很多时候,我们总是在孩子面前,费尽心思地寻找话题。

    又因为客观年龄代沟的存在,总是说不到对方心里去。

    其实,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,当一个耐心温柔的倾听者,情况就会变好很多。

    别急着说教,别急着否定,让孩子的情绪宣泄一会儿,你也试着安静地听一会儿。

    通过“是的”、“我了解”这些言语和专注的面部表情,向孩子传达“我在认真听”的感觉,并在倾听中接纳和共情孩子的感受。

    当然,如果孩子需要的话,也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些客观的建议。

    05 了解孩子的爱好,寻找共同话题

    很多家长可能会问:孩子根本不对我聊心里话,我讲的话TA也不听,怎么创造聊天的机会呢?

    一个好用的方法是,聊聊他们喜欢的东西吧!

    关系的联结和信任,从来不是建立在说教和道理上,而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、观念和经历之上。

   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,在交友的选择上,更加注重朋友之间是否志趣相投。

    对于身心都承受着巨变的青少年来说,那些在你看来微不足道、玩物丧志的爱好,很可能是他们内心深处唯一的慰藉。

    所以,和孩子聊聊他们所喜欢的、所珍视的事物,尝试了解他们的喜好,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。

    让孩子认为你是“自己人”,这一认知在改善关系中,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  当他们感受到自己能被父母理解和接受时,也就能够与你坐下好好聊天了。

     

    最后,虽然青少年在青春期会出现一些变化,但这些变化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、严重的。

    作为父母,我们也不必过早地忧心。

     

    观察孩子的变化,接纳不算出格的举动,允许一些小小的偏差,然后温和地引导。

     

    好消息!扫码预约心理咨询,备注:公众号来访者,将免费赠送一次心理测评,并享受特惠价格哦~

    心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