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6-1215

    服务热线(早9:00-晚23:00)
    首页 >  心理资讯 >  心理热评

    长沙心理咨询 | “最美周芷若”去世:冒「死」独居的人,是“惨”还是“爽”?

    2023-12-26666次阅读

    20231211日,57岁的演员周海媚因病医治无效,在北京离世。

    佳人已逝,在哀悼之余,热搜上突然多了一个词条叫做“周海媚的独居者之困”,大意是说周海媚独居,没有结婚,也没有孩子,导致她病发去世时没能被及时发现。

    不少网友认为,这不仅是在消费逝者,也是在贩卖焦虑、变相催婚。还有网民举出反例论证:别什么都扯独居,不独居就能及时就医吗?

   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,独居生活确实存在着各种风险,如何确保独居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助,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。

    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网友们热议的“独居”生活方式。

     

    1.独居,也分主动选择和被迫独居

    女性主义学者、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曾将单身女性分为两类,一类是贫困者,另一类则是主动选择成为单身者,她们拥有固定工作、固定收入等“单身资源”。

    显然,周海媚属于后者,越多越多的女性也正在成为后者。

    对于具备“单身资源”的人来说,他们并非被迫独居,也不是“被剩下”或“不合群”,相反,他们只是做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决定。

    在人与人相处流于表面化、功利化的今天,社交也变成了一件耗能很大的事情。

    当心理效能被耗尽时,人们就会愈发重视拥有个人的私密空间。毕竟,在这里,你无需注意外表和仪态,更不用担心尴尬或冷场,只需感受自己、随心所欲、包容自己。

    就如《单身社会》的作者克里南伯格所说:“独居生活有助于人们追寻神圣的现代价值——个人的自由、对自身权力的掌控以及自我实现,这些都是从我们青春期起直到生命终结,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价值。”

    然而,除了自愿选择的独居,也有一部分人是被迫独居,比如因为离婚、丧偶、失独、丁克等原因造成的独居,又或是因学业无成、事业和情感不顺等原因选择通过独居来躲避家庭压力。

    目前大部分的心理学研究表明,这些并非自愿独居的人,往往更容易产生焦虑、抑郁、恐惧等负面情绪,也更容易患上各种心理疾病。

    如果您正因独居而感到有压力、悲伤和孤独,请将这些迹象视为警告信号并及时寻求社会支持和专业帮助,以和社会重新建立连结和互动来抵御这种孤独感。

     

    2.独居,并不意味着封闭与孤独

    上野千鹤子认为,如果一个人是自己自主地选择独居生活,尤其是中产老人,那么他们既不会感到寂寞,也不会有很多烦恼,生活满意度恰恰是最高的。

    当然,要实现这样的结果,还需要满足3个条件:

    第一,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家;

    第二,比起有钱,更应该有人(亲朋好友);

    第三,不迁就他人但又自律地生活。

    “一代女神”周海媚其实就是一个榜样。

    她的前半生,从《倚天屠龙记》中的周芷若到TVB《义不容情》中的李华,在大荧幕中留下了诸多经典形象;

    而她的后半生,只是更加率性地为自己而活,拍戏之余,她在北京家里养宠物、种花种菜、做饭、做慈善……所以她说,我已经达到了我想要的生活了。

    在演员圈中,与周海媚相似的还有独居9年的刘雪华。

    她选择让自己不拍戏的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,偶尔看看电视、玩玩麻将,给朋友打打电话。

    别人觉得她像“空巢老人”,可怜兮兮,只有她自己知道,她在用自己的节奏生活,悠哉游哉,全身心体验当下,不在意舆论,也不迁就任何人。

    独居,是独处而非孤独,它并不意味着情感上的失联和孤立无援。

    真正的孤独是什么呢?是两个人互不理解、没有共同语言却要硬耗在一起,是在一群人的欢乐中却找不到任何共鸣,这才是真正的孤独。

    当你一个人住,拥有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的事,懂得挖掘潜藏在生活细节里的点滴快乐与幸福,把自己的小生活经营得风生水起时,孤独就变成了一盘散沙,都不用风吹,走几步就散了。

    一个内心充盈,能与自己娓娓而谈的人,决不会因为独居而感到孤独。

     

    3.人选择独居,独居也在筛选人

   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独居,也不是每个独居者都能享受那份伴随着孤独的自由。

    有如日本漫画家高木直子一样,独居N年,出版了《一个人》系列的诸多漫画,最终还是回归到多人家庭生活中的人;

    也有如日本作家上野千鹤子一样,独居到老依然乐此不疲,让生活乐趣和灵感如小蘑菇般不断涌现的人。

    人选择某种生活方式的同时,生活方式也在筛选人。

    只有在亲身体验过后才会明白,独居生活并没有那么容易,尤其对于女性而言。

    点外卖只敢写“x先生”、睡觉前反复确认门锁、回家时时刻提防不安好心的人尾随、特地在门口装个可视化门铃……那些需要规避的危险,就如心里时刻存在的恐慌一样,久久难以散去。

    因此,选择独居前,先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开启一个人的生活。毕竟,在所有的生活方式中,独居是生活成本最高的。

    其实,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的好处和弊端,在你决定去选择一部分舒适的时候,必然也要承担另一部分的隐患。

    大可不必渲染独居的凄凉和孤独,每当独居的崩溃瞬间来临时,想想那些独居带来的好时光。

  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,我们没有权利去评价哪种活法是好是坏,关键在于是否是你真正想要的。

    今天的人们,应该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,也包括有选择孤独的自由。

    心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