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有没有见过一种恋爱关系,当其中一方想要拉近距离时,另一方觉得自己配不上,以此开始逃避甚至拒绝。在心理学上,这是典型的亲密关系中的自我破坏行为。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有人会有这种自毁倾向。
一、自我破坏行为在关系里的呈现方式
亲密关系里的这种破坏行为包括:突然终止情绪交流,不真诚,情绪退行,讨好对方,过度分享,过度依赖,过度掌控,不切实际的预期等等。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,都会给个体双方带来伤害。
有人曾经这样描述自我破坏行为:它就像是口口声声说自己想要某物,却开始竭尽全力确保自己无法得到它。
二、为什么会有人想毁灭自己的感情
1.未解决的创伤
如果在童年里充斥着虐待和忽视,或者原生家庭不健康,这些创伤性体验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代入到成长之后的关系中。弗洛伊德把这种一遍遍重复体验伤痛的现象称作强迫性重复。
2.害怕被抛弃
当我们恐惧被抛弃时,是源于我们对关系做了情绪投资,投资越大恐惧越深。与其被对方抛弃,不如先抛弃别人。这种自我破坏使我们不受被抛弃的恐惧所恫吓。
3.自我认知失衡
互相矛盾的信念会引起我们心中的种种不适。想要被爱同时又害怕被爱这是一种典型的认知失衡,一旦失衡人们便会用一系列行为来减少自己的不适感。认知失衡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,比如低自尊、低价值感、成长教养模式等等。

三、怎样破解
1.找寻诱因
比如审视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,提高自我察觉能力,还可以跟亲友探究一下让他们从旁人的角度给你更多的启发。
2.纠正不良认知
你可以试图思考一下当别人赞美你的时候,你第一反应是他们搞错了还是谢谢并且觉得自己值得。你可以把自己的这些认知记录下来,试着逐条反驳。
3.自我疗愈
亲密关系中的自我破坏行为通常是一种自我保护,但过度的自我保护容易对关系产生不利。下次,倘若你和对方相互喜欢,你可以试着不去逃避,而是勇敢地去表达自己,去和对方沟通。
在成长的道路上,未必都是一帆风顺,就算受挫,世界也不会因此毁灭,你依然可以重新再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