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纳本心理咨询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没有人愿意被批评,大部分人在面对批评的时候,心里都会不好受。但是有一部分人在面对批评的时候能够坦然接受,能够客观分析别人的批评是否有道理,有则改之,没有更好。会把别人的“批评”当成自己一次锻炼自己成长的机会。
为什么大部分人面对批评的时候容易动怒呢?
一、受不了别人批评,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同
没有人喜欢被批评,被批评的时候,就是感觉我这个人不够好,有错误,有缺点,你不认可我。
明明自己没这么糟糕,怎么你就盯着我的缺点看。
明明我有许多优点,怎么你就看不到?
所以,当我们受到别人批评的时候,其实是想让别人看到我们是有优点的,是想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同。
二、感觉别人不友好,可能是自己的情绪投射
回想自己小时候,你的重要抚养人是不是总是批评、指责、否定你?
他们是不是觉得你做什么都不行?
如果你得到重要抚养人的认同太少,你就会感觉自己不够好,怀疑他们是不是不爱你了,你有种要被抛弃的恐惧。
这个重要抚养人,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,也可能是你的爷爷奶奶,或者外公外婆。
因为小时候,离开了他们,我们可能无法生存,所以你要努力让他们觉得你是好的,才不会被抛弃。
如果他们还是对自己很挑剔,你就会对他们产生愤怒,觉得妈妈是坏妈妈,爸爸是坏爸爸。
但那个时候,我们很小,迫于大人的威严,你不能反驳,或者反驳无效,于是,你把心中的不服气和委屈,都压抑了下来。
长大后,当别人批评你,对你不友好时,你心中压抑着的对那个打压你的人的愤怒,就冒了出来。
所以,我们看,除了对当前这个不友好的人的愤怒,还有对小时候对你不友好的那个家人的愤怒。
按我们心理学的解释,就是,现在这个人的态度,是你内心情绪的投射。
这个人对你的态度,使你想起了小时候那个家人是如何待你的,于是,你的愤怒也就出来了。
也许他们确实对你不友好,使你感到生气;还有可能,他们说的话并不是在批评你,并没有你认为的那个意思,但你可能把自己以为的意思强加给了他们。
这种投射,随处可见。
三、愤怒是我们保护自己的一种防御机制
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,我们会采用愤怒这种情绪,来保护自己。
这就跟我们遇到外在危险时,会变得更警觉,想用一种什么使对方害怕的东西吓退他们一样,自己才会感到安全。
所以,愤怒,在心理学中的解释,是用来保护我们的一种防御机制。
但这种防御机制并不好,只会使双方的攻击性增强。
四、通过心理咨询和自我觉察训练,疗愈过去的创伤
如果你的原生家庭,给你带来了很大的创伤,使你在现在的生活中,人际关系有些问题,那么,最好的办法,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
让他们帮你梳理过去的问题,带领你走出创伤,与原生家庭和解,与自己的内心和解,找回内心缺失的爱,利用正确的沟通方式,给自己和他人安全感,重建人际关系模式。
自己也可以慢慢训练,尝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,使愤怒消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