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了常见的四种情绪失控状态,我们再来看看让我们习以为常的三种不合理思维方式:糟糕化思维(糟糕至极),绝对化思维(应该思维,非黑即白),合理化思维。
糟糕化思维常常会使我们焦虑至极。万一…,要是…,怎么办?随便想想,就能列举出很多类似的想法。
所以,当我们把“万一……怎么办”这个念头的回答变得灾难性时,也会变得过分焦虑。
当我们这么想时,会变得焦虑,无助。把事情糟糕化,是让你陷入狼狈境地的绝妙方法。当事情真正发生时,你会发现,结果并没有你想的那么恐怖。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种情况。
第二种不合理思维,绝对化思维,比如:我必须……,我应该……,我只能……,我非……不可,诸如此类。我应该做得更好,我应该更有吸引力,你应该把这件事弄清楚。
我们常不知不觉的对自己说应该,我应该表现得完美,我应该做一个好妈妈,好员工,好妻子;我应该待人友善;这些应该,往往让我们变得愤怒,懊恼,自责,内疚。
第三种不合理思维是合理化。说它是不合理思维,其实有失偏颇。只不过这种思维会影响我们对现实的判断。
这一思维的一个特点是,我们试图否认这些事,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。从表面上看,我们的情绪毫无波澜,好像很轻松。
合理化可能在短期内发生作用,会压抑住情绪。但往往经过一段时间,会走向另一个情绪爆发的极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