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6-1215

服务时间(9:00-23:00)
首页 > 心理资讯 > 婚恋家庭

过度牺牲的关系不是健康的关系

2022-06-08 10:04:42 次阅读
亲密关系中,牺牲似乎不是一个好词,它意味着有一种期待未能实现。为自己牺牲,是选择;为别人牺牲,有一种可能是成了一种变相的绑架。在亲密关系中,为什么总有人选择“绑架式”牺牲?为什么一方的牺牲和成全,到头来反而让另一方更加痛苦?

一、代偿心理在作祟

当个体因为心理或者生理的原因使得自己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,就会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这些缺陷,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压力,从而建立自尊。人的本质往往是惧怕损失的,我们失去了什么,一定会想方设法在其他方面获取高于原本损失的收益。而这种为求“代偿”做出的自以为是的牺牲,很可能是打着爱的旗号,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已。
过度牺牲的关系不是健康的关系
二、什么人容易绑架式牺牲

1.无安全感的人

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,是特别是对女性而言,是否能体验到安全感,直接影响到她的生活状态,尤其是恋爱和婚姻。缺乏安全感的本质就是害怕,于是用牺牲来对抗内心的恐慌,实则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。

2.无边界感的人

绑架式的牺牲很容易丧失边界感,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,什么是自己的事,各种行为都与他人绑定在一起,当失去自我的牺牲变成绑架和行动控制,爱也变成了害。

3.索取心态的人

付出必须有回报属于平等原则,亲密关系中将利益放在第一位,权衡对方可能带来的利益以及情感回馈,而决定自己愿意为对方付出多少常常爱而不得。但求回报的牺牲,一开始就给自己套上了一把利益的枷锁。唯有正向的、对双方都有利的真心付出,才能有好的结果。

三、如何与绑架式牺牲的人相处

1.建立边界感

如果产生了不舒服和愤恨不满两种感受,那就说明别人打破了你的边界。正确建立边界感的做法应该是及时沟通聊聊中间的问题,比如“我先来倾听你的需要,想法和观察,稍后再来和你分享我的”,用这种方法来停止争论和无效沟通。

2.合理拒绝

经济学中有个词叫做沉没成本,指对一件事情付出的越多,抽身出来成本也就越高,甚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,已经无法抽身,这就是“绑架式”牺牲者所面临的巨大成本。作为“被绑架者”,当对方逐渐失去自我时,应当合理拒绝对方的付出,敢于说“不”,以及时制止双方关系的损失。

3.不卑不亢

当发生冲突时,不需要急着弄清楚对错,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,理清问题的根本,再进行有效沟通。因此,面对“绑架”,暂时的冷处理不失为一种缓和矛盾的方法。

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,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,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。希望我们在任何关系中,都不要轻易谈“牺牲”,也切莫以爱的名义“绑架”。

过度牺牲的关系不是健康的关系
心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