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6-1215

服务时间(9:00-23:00)
首页 > 心理资讯 > 情绪

突然很暴躁、很想哭,是抑郁了吗?

2022-09-30 16:43:26 次阅读
在生活中,很多人对抑郁都没有清晰的概念。

 
比如,有些人出现一段时间的心情低落、悲观消极就开始怀疑自己患上了抑郁。

 
但,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?

 
其实短暂地出现这些情况,可能只是正常的情绪波动而已,未必就上升到了病理程度。

 
一般来说,真抑郁的人,不愿意向别人提及自己抑郁,会有羞耻感。

 
而假抑郁的人,却常常以“我抑郁了”来换取流量或者家人朋友的关心,甚至会威胁:“我都抑郁了,请你对我说话客气点,否则我死给你看。”


 
抑郁在某个程度成了他们的挡箭牌。

 
可是,真正的抑郁者,抑郁会将他们拖进深渊,耗尽他们的能量。


 
下面,我们从以下7个方面的表现,分别来看待是真抑郁还是假抑郁:

 
1、情绪失衡

 
真抑郁:不是一般的情绪低落,而是绝望,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。

 
 
假抑郁:知道自己因为什么事不开心。譬如,被领导批评,或者生活中的各种小事。这种情绪过段时间,大多能够自行缓解。
 
易激:经常因一点琐碎小事而怒气冲天、大发雷霆。他们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:别人无心的一个动作,都可能被他们解读为是对自己的挑衅,并且立刻去指责对方。这种情况在儿童和青少年比较常见。而成年人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,所以容易被忽略。

 
亢奋:与情绪低落相反的是亢奋,可能表现为整日:神采飞扬、口若悬河、精力旺盛、不知疲倦。这可能是一种伴有躁狂的抑郁。躁狂过后,就会陷入更深的抑郁,因为躁狂已经过度消耗了生命的元气,所以导致元气走向低落与耗竭。

 
l 易激怒和亢奋容易被忽略,也要引起重视。

 
 
2、兴趣冷淡:

 
真抑郁:乐趣缺失,不再有任何东西吸引你,包括以前感兴趣的东西。即抑郁的人丧失了感知快乐的能力,严重者甚至到达情感冻结的程度。

 
 
假抑郁:总能找到感兴趣的点,譬如打游戏,看综艺,听相声……

 
 
3、精力不足

 
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作中,可能极为细小的一件事都会令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严重者甚至连脚从床上放到地上都要费很大的力气。

 
医学研究发现,神经递质紊乱和神经免疫紊乱都会导致有抑郁心理的人产生疲惫感。对于这种情况,我们可以适当地配合抗抑郁的药物进行治疗。

 
真抑郁:睡得多,也很疲惫。

 
 
假抑郁:可能没有睡好,而导致的疲惫感。

 
 
4、注意力涣散

 
真抑郁:很难保持连续专注的思考,很容易被微小的事情,分散和影响。脑海里不自觉冒出很多想法。

 
 
假抑郁:短暂的思维分散。
 
5、自控力丧失

 
是否依赖药与酒。

 
6、身体不适

 
各种小恙可能是抑郁的信号,如疼痛、消化系统紊乱、呼吸系统不适、心血管系统症状、生殖系统症状。

 
此外,还有其他症状,比如皮肤干燥、脱发、手脚多汗、眼睛不适、耳鸣、听力下降、口干等。这些都可能是抑郁在躯体上的表现。

 
真抑郁:多方检查查不出明确的病因。

 
 
假抑郁:有器质性病因。

 
 
7、睡眠紊乱

 
失眠和嗜睡。

 
真抑郁:就算睡得多,也依然疲惫无力。

 
 
假抑郁:睡眠时间不够。

 
 
对照以上7点,如果长时间感觉到自己不开心,无力感,无价值感,很自责,没有精神……记得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



 

TIPS1:抑郁症初期表现是什么?如何确诊?

开始逐渐失去活力,感觉有一只无形的手把“精、气、神”逐渐从身体里抽出来了,“知、情、意、行”也开始偏离正轨,渐渐地只剩一个躯壳。

 
“知”指的是认知、观念,包括知觉、意识和注意、记忆。

 
 
“情”指的是情绪、情感,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、外部表现、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。

 
 
“意”指的思维模式,并形成固定的观念与意志。

 
 
“行”指的是行为与表现。

 
 
最明显的变化就是:

 
1、情绪:突然之间兴趣低落,也许因为很微小的事情,也许没有来由。突然就变得有些消极,无意义感,开始否定自己。

 
2、兴趣:对以前喜欢的东西提不起兴趣,感觉什么都索然无味。

 
3、工作:越来越吃力。

 
4、社交:不喜欢见人,不愿意出门。

 
5、精力:感觉精力不足,疲惫,困倦,没力气,昏昏沉沉。

 
6、躯体:会有一些头痛,心慌等躯体的症状,但是去医院查不出来。

 
7、认知:会开始关注一些消极信息,消极归因,自我否定,自责。

 
8、思维:思维开始变得缓慢,记忆力下降,好像无法思考。

 
9、睡眠:失眠或者嗜睡。

 
10、自杀:会偶尔冒出来自杀的念头。

 
如果以上有几种同时出现,且在两个月内没有好转,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师或者找心理医生的帮助。




 
TIPS2:抑郁者如何调节自己?


 
很多人一旦患上抑郁,可能都会很“避讳”提及,不会轻易说出来,成为生命里无法承受之重。


 
有时候,自己还会体验到无力感或者无能感,因而焦虑不已。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,甚至还产生一种逃避的心态,譬如避而不见。

 
这一切,都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调理自己的抑郁。

 
那么,发现自己抑郁要做些什么调节自己呢?

 
1、表达真实的感受

 
抑郁者需要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,很多时候,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,自己也希望变好,但是却无法控制,很难调动自己的身体和意志。

 
譬如:我想变好,我想早起跑步,我想好好睡;但是一夜翻来覆去失眠或者嗜睡,早上醒来想要跑步,却起不来,没有活力;或者因为在乎周围人的目光,觉得一个人跑步怪怪的……

 
如此,自己的规划没有完成,又会开始自责,开始攻击自己,觉得自己一事无成,连跑步都做不到…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

 
让身边最亲近的人了解,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,尝试着和他们讲述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感受,这在对抗抑郁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。

 
譬如,早上起来,身边有人叫醒,或者带着一起跑步,就会好很多。

 
尝试着表达情绪本身,就是一种成长。

 
2、争取身边人的支持

 
抑郁者深陷情绪困境中,尤其需要亲近的人来陪伴,这样可以减轻一点内心的孤独感。

 
但如果父母和亲近的人不理解,认为是“懒惰”或者“矫情”,这会让抑郁者感受到自己不被接纳,感受到更加孤独,从而选择进一步封闭自己,避免与外界接触而受到打击。

 
另一方面,如果亲近的人避而远之,袖手旁观。这也是不利于抑郁者情况改善的,其实抑郁者内心是很渴望被关怀的,只不过“抑郁”暂时堵塞了他们头脑中的通道而已。

 
所以,如果抑郁者可以争取到身边人的陪伴或心理咨询师的支持,内心就可以感受到更多的爱和温暖,也有助于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抑郁。

 
你是否还在纠结自己到底有没有抑郁呢?

 
为了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,纳本心理特别推出惊喜活动——

 
0元一次心理健康测评!

 
心理分析师给予专业解决方案!

 
如果你有心理方面相关的问题,点击右下方联系我们,随时给我们留言,看到第一时间回复~或者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,联系客服老师!


心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