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6-1215

服务时间(9:00-23:00)
首页 > 心理资讯 > 青少年

14岁女孩被围殴、逼迫喝不明液体

2022-12-13 13:55:33 次阅读

前段时间,一则#女生遭同学霸凌被逼喝下不明液体#的新闻爆出。

 
新闻中,受害者小艺(化名)被6、7名同学关起来,被关的几个小时里,她不仅被围殴,还有同学扒下她的裤子,录制视频,甚至还被逼迫喝下疑似尿液的不明液体。


 

事后小艺被诊断为脑震荡,牙齿眼睛都受了伤。

 
目前当地教育局与派出所都已介入,事件还在调查处理中。
 
这件事惹得网友们怒气难平,纷纷表示“校园霸凌零容忍,一定要严惩!”

 
也有网友评论说:希望未成年保护法是保护受害者的,而不是加害者!

 
从大家的言辞不难看出,大家对于校园霸凌的愤恨与厌恶。

 
但是这些年,校园霸凌层出不穷。

 
2019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则报告提到:

 
全球 32% 的学生,在近一个月内都曾遭遇校园欺凌,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少年,可以完全避过校园欺凌。

 
那么校园欺凌到底该如何定义呢?
 

1. 霸凌,并不是玩笑

 
挪威学者Dan Olweus曾将校园霸凌定义为:

 
一名学生长时间,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,霸凌并非偶发事件,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。



 
在小艺事件中,有一个关键点,小艺被霸凌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是第三次。

 
前几次,虽然小艺的父母知道这件事,但是她们觉得都是同学,肯定能知错就改,并没有采取措施。

 
直到这次,小艺直接住院,父母才意识到霸凌的严重性,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。

 
生活中,也有很多家长,当孩子倾诉自己被欺负时,总以为只是小孩子间开玩笑,不当回事。

 
这也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:

 
霸凌和开玩笑,到底怎么鉴别?

 
很简单,所谓玩笑是指当事人也觉得好笑,才叫玩笑。

 
霍思燕的儿子嗯哼在节目中说,同学们给他起外号:肚脐眼。

 
霍思燕心疼地问:“那你有没有告诉同学你不喜欢这个外号?”

 
嗯哼说:“我说了,可他们还是这么叫。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不开心。”

 
中国反校园欺凌网按实施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欺凌(身体欺凌、言语欺凌)和间接欺凌。

 
直接欺凌表现为:打、踢、推、撞以及抢夺、破坏物品。以及言语上的欺凌,比如起外号,言语侮辱。

 
间接欺凌表现为:欺凌者一方借助第三方而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欺凌,主要包括背后说人坏话、散布谣言、社会排斥等。 

 
如果你的孩子回家跟你说,同学对自己做出以上行为,并且不是一次两次,一定要重视,不要误把欺凌当玩笑。
 

2. 霸凌,沉默的噩梦

 
东野圭吾曾在书中说:

 
当那些施暴者回忆过往时,他们说年少时做的一切,不过是玩玩而已,彷佛那不过是童年时的过家家游戏。

 
但对受害者来说,却是一生都无法忘却的痛苦记忆,他们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

 
心理研究证明,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一方容易产生以下情绪:

 
1、自卑心理 

 
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组数据显示: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,18.3% 都有一种孤独感,比未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高出 10%。

 
一位网友分享,自己小时候因为长得胖,被同学嘲笑,“肥仔、胖墩”这种外号从来没停过,甚至有同学带头孤立自己,每次看着大家都在一起聊天,但是只要他一过去,大家就散开了。


 
虽然长大之后,自己通过运动减肥成功了,但是那段经历,让自己很自卑,不论干什么都觉得自己干不好,更别说跟人交流了。

 
2、抑郁轻生心理

 
据心理学研究,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,常常会出现厌学、自卑、抑郁,甚至想自杀等心理。

 
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曾播出《致命的欺凌》节目,一位15岁的少年,因忍受不了校园霸凌,最终选择在儿童节那天喝下剧毒农药自杀。

 
他在遗书中写到:你们的学生、孩子、哥哥对不住你们,我因受不了几名同学的欺凌,所以选择离你们远去了。

 
各种血淋淋的案例,已然向我们证明:

 
霸凌带给受害者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,还有内心深处不被看见的痛苦。

 
当孩子无法承受痛苦的时候,就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悲剧。
 

3.父母,是孩子的后盾

 
“爸妈永远是孩子的后盾。”

 
这句话已经耳熟能详了,其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校园霸凌。

 
但是对于父母来说,面对校园霸凌,到底怎么做才能最大化的保护自家孩子呢?


 
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参考。

 
1、观察孩子言行

 
心理学家张文新研究发现:

 
受欺负的孩子通常感到不安全或受威胁,他(她)觉得告诉老师和家长,很可能不会被有效制止,甚至可能激怒欺凌者,导致欺凌行为的加剧。

 
所以,孩子很多时候被霸凌后都选择了隐忍。

 
我们也不能完全指望孩子主动说出来。

 
但是,日常中,我们需要仔细多观察孩子,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厌学、没精打采、做噩梦、身上有伤….等反常行为,要及时关心,了解情况。
 
当确定孩子受到霸凌了,就一定要赶紧采取措施保护孩子。



 
2、保留证据,公开处理

 
豆瓣一位网友分享:

 
自己15岁那年遭遇校园霸凌,并且被拍了视频传到网上,一开始爸爸带他去找了班主任,本以为班主任会帮忙处理。

 
没想到老师不仅没有找对方家长,反而是简单地让对方给自己说了一句对不起,就算完事了。

 
而且整个事件中,老师为了事情不扩大,只顾着想办法撤回视频,可能是害怕被教育局看到。
 
后来气不过的爸爸,拿着视频报了警,幸好警方给出了公正的处理。

 
在以往的校园霸凌案例中,很多家长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,其中有:

 
私下找对方家长,告知老师,报警走法律途径等。

 
事实证明,保留证据,通知学校加报警是比较有效的处理方式。

 
3、关注孩子心理

 
作为家长,察觉和处理校园霸凌只是为孩子做的第一步。

 
孩子因霸凌所受到的心理创伤,也不容小觑。

 
要记得事后多和孩子谈谈心,安抚他们受伤的情绪。

 
必要时刻,也可以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,帮助孩子早日摆脱阴影。

 
最后,希望校园霸凌不再发生,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!

 
作者:云阙

 
 
心理咨询